Top
首页 > 正文

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拉尔斯·萨缪尔松:氮化铟镓MicroLED显示技术更具潜力

拉尔斯·萨缪尔松在总结时说,显示产业从LCD到OLED的技术发展,已经初步完成了从“猿人”到“直立行走”的阶段。这种新型纳米材料的MicroLED能允许八成可用光从显示面板透射出,透光效率将有质的提升,是继OLED之后更具潜力的显示技术。
发布时间:2019-11-26 10:38        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齐旭

11月2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拉尔斯·萨缪尔松出席首届世界显示产业大会主论坛并发表演讲。拉尔斯·萨缪尔松指出,氮化铟镓MicroLED显示技术,将允许80%的可用光从显示面板发出,透光效率将大幅提升,成为继OLED后更有潜力的显示技术。

拉尔斯·萨缪尔松指出,精密的显示产业是一门综合且极其复杂的学科,201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三位日本学者,以表彰他们对纳米材料高效蓝色发光二极管以及光明且节能的白色光源的发明。由此可见,显示产业已经朝向精度更高、更加复合、微小(纳米级)晶体材质的方向发展。

纳米线(Nanowire)承载了纳米材料的耐久、可再生、稳定性高等优势,正在为显示领域持续供应“灵感”。什么是纳米线?拉尔斯·萨缪尔松给出了解释。纳米线是一种窄20-150nm和长1-40um的自组装棒状单晶结构,可供建立起一种氮化铟镓晶片的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发光二极管、太阳能和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

拉尔斯·萨缪尔松所在的研究团队历时三年,开发出了氮化铟镓MicroLED对于红、绿、蓝三色的20μm、10μm、4μm和1.5μm尺寸,并从实验室推广到了工业实践阶段。“我们会把不同的颜色进行合成,结合晶圆转移技术,将上百万级的MicroLED直接转移到硅片和灵活硅板上,这种直接视图技术会极大地提高透光效率,解决所有尺寸屏幕的分辨率痛点。应用了氮化铟镓MicroLED的多种终端——包括微显示隐形眼镜、AR/VR眼镜、智能手机、电脑、电视等,将为用户带来更加清晰的视野。”拉尔斯·萨缪尔松说。

拉尔斯·萨缪尔松在总结时说,显示产业从LCD到OLED的技术发展,已经初步完成了从“猿人”到“直立行走”的阶段。下一阶段则是向氮化物等先进材料MicroLED的演进。这种新型纳米材料的MicroLED能允许八成可用光从显示面板透射出,透光效率将有质的提升,是继OLED之后更具潜力的显示技术。届时,显示领域将进入新纪元。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
st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