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第八届(2019)赛迪学术年会暨2019赛迪-北理工学术周在赛迪大厦开幕,作为赛迪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本届年会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举办。
看点一:阵容强大
工信部人事教育司教育处处长于鹰宇,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王博、研究生院副院长黄华、机械与车辆学院工业与智能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胡耀光、研究生院培养处张笑艺老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子河、纪委书记牟宗庆、副院长刘文强,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乌宝贵,赛迪学术委智能制造分委会委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信息中心首席顾问宁振波、学术委军民融合分委会委员/原空军政治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李卫星等出席开幕式暨高峰论坛,会议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乔标主持。北理工部分师生、赛迪研究院中干、业务单位骨干等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工信部人事教育司教育处处长于鹰宇对活动的举办表示祝贺,并表示:“2019赛迪-北理工学术周。”
工信部人事教育司教育处处长于鹰宇致辞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王博表示:“本次赛迪研究院和北京理工大学双方联合举办学术活动,为双方更为广泛的学术、科研等相关领域的交流拉开序幕,也为进一步合作提供平台。希望以此为契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特色领域加强交流合作,同时加强产学研协同、产教融合育人,促进高水平、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未来,把赛迪研究院和北京理工大学的合作,打造成校企合作新典范。”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王博致辞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子河对部人事教育司的指导、北京理工大学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并表示:“赛迪研究院和北京理工大学联合举办本届学术周,是双方积极发挥各自优势,聚焦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探索建立学术科研合作机制,助力工业和信息化科技创新再攀高峰的一大举措。期待以此为契机,与北京理工大学、与各位学术委专家,通过学术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得到更多灵感,创造更多机遇,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在人才交流和培养、项目申报与推进、科研课题研究上拓展更广阔的空间,在提高学术研究质量和水平、加强产业研究和对部支撑服务上取得更扎实的成绩。”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子河致辞
看点二:内容权威
在高峰论坛环节,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工业与智能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胡耀光带来《智能制造新模式与生产系统新趋势》主题演讲。胡耀光认为,智能制造重新定义产品边界,产业设计从经验到“数据+知识”的实践;重新定义制造范式,制造过程控制从离线、离散向实时在线、连续可控改变;重构产品运维模式,从离线监测向实时在线监测转变,从产品拥有者管理向多元化管理转变,从生命中期管理向全生命闭环管理转变,需要供应链协同、制造协同、设计协同、运维服务创新。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工业与智能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胡耀光演讲
赛迪学术委智能制造分委会委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信息中心首席顾问宁振波分享了《从汉诺威看数字化转型》主题,对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宁振波认为:智能制造是一场马拉松,绝对不是百米冲刺,中国智能制造需要客观认识到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缺芯少魂的现状。智能制造的核心是人机物的互联互通(国际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连的是生产要素,不是消费要素。并强调,数字化的核心是建模。
赛迪学术委智能制造分委会委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信息中心首席顾问宁振波演讲
看点三:活动丰富
据悉,第八届(2019)赛迪学术年会暨2019赛迪-北理工学术周举办时间为2019年12月23日-27日,为期5天,精彩的开幕式与高峰论坛之后,还将与北理工、赛迪学术委专家等展开各项学术交流活动。
12月24日、25日,将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四场重磅的产业研究专题报告会,分别由我院专家带来题为《如何理解和应用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热点》、《数字经济:从概念到实践》、《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的产业报告。
12月26日,赛迪研究院将组织人员前往北京理工大学参观北京理工大学校史馆、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理工雷科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中心等。
12月27日,将在赛迪大厦举办闭幕式,对赛迪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分享与交流,还将邀请北京理工大学学生代表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赛迪网针对本次学术年会进行全程直播,扫码二维码,精彩一键直达。
附:
第八届(2019)赛迪学术年会暨2019赛迪-北理工学术周活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