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要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站在新高度新起点,深圳政府切实聚焦建设综合性国家中心主阵地,着力提升“从0到1”基础研究,初步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1、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完善基础研究系统部署。全面把握中央全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和历史使命,对标国际科技创新领航城市,加快推进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切实提升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投入占研发投入比重,为国家探索基础研究创新引领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加强与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基础研究工作的对接和支撑。在特定基础领域,完善对企业研究机构、科研人员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逐步加强对企业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深入研究制定深圳市基础研究短、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基础研究系统部署,明确不同创新主体功能定位和使命要求,全面提出重点领域、重点任务与保障措施。
2、推进建设创新载体,快速夯实基础研究“硬条件”。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前瞻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融入国家实验室体系,争取建设国家实验室,创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实验室集群,围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和方向,建设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和功能性科研平台。推进布局多层次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进深圳国家基因库(二期)、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等,引进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拓展设施等,自主谋划建设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鼓励联合中国科学院共同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促进深圳高科技源头创新能力提升。根据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突破的需求,建设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和功能性科研平台。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载体集群。加强高等院校基础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为深圳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3、优化创新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软环境”。鼓励建立深圳市级财政资金对基础研究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发挥市自然科学基金作用,资助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创新基础研究支持方式,探索类似人工智能“揭榜挂帅”等新型“赛马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链终端的集成和拉动作用,实现市场对基础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设立基础研究基金会,通过接受社会捐赠、设立联合基金等方式筹集基础研究经费。探索组建以学科为核心的创新载体集群,开展重大科学问题联合研究。落实基础研究工作激励政策,切实提升基础研究人员收入。加强基础研究、基础应用研究战略咨询,研判国际、国内科技发展趋势,提出深圳市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需求和工作部署建议。强化部门间协调配合,加强沟通,共同推动基础研究部署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