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业大学校长赵祥模:设立城市级智能网联汽车示范特区

“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算法框架和核心代码、具有自主IP核的专用芯片、低成本高可靠智能传感器和车载信息安全保护技术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业大学校长赵祥模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应该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专利池的建设,避免在智能网联汽车全面落地商用时,向先进国家缴纳高昂专利费。
发布时间:2023-03-17 09:36        来源:电子信息产业网        作者:张依依

“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算法框架和核心代码、具有自主IP核的专用芯片、低成本高可靠智能传感器和车载信息安全保护技术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业大学校长赵祥模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应该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专利池的建设,避免在智能网联汽车全面落地商用时,向先进国家缴纳高昂专利费。

“作为一种新型地面运载工具,智能网联汽车以人工智能与车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多源交通信息感知与融合技术,借助泛在网络的通信交互和普适计算能力,为交通出行者或物流运输提供远程综合信息服务和自动驾驶功能。”赵祥模对记者表示,目前在人工智能算法和传感器等方面,我国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基本上实现了由“跟跑”向“并跑”的跨越,部分领域甚至实现了领跑。

赵祥模认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要打通“人-车-路-云”协同,充分利用好天基、地基各种信息资源,并将其嵌入到智慧城市和智能社会中去。在处理“人、车、网络、环境”这样相对复杂系统的过程中,我国还需要从三个方面加强技术攻关。首先是要通过持续的技术改进,不断提升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次是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最后是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大规模系统化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

赵祥模进一步表示,加快突破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的商用瓶颈,需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制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二是立法支持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的规模化商用。三是构建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

“目前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技术发展很快,但是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只有建立了统一的标准体系,才能实现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赵祥模说。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
stat